首都医疗集团支招供给侧 行业大咖畅谈医改热点
发布时间:2016-11-28

外地姑娘在北京医院一声吼,揭开了“分级医疗”的遮羞布,也让“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随后的“两会”上,“供给侧结构改革”这一原本被经济领域频频引用的热词,也一度被医界和学界人士频频引用。然而,医疗“供给侧”改革,到底改什么?

11月25至27日,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与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以“大融合• 大未来”为主题,从区域融合、业态融合、市场融合、科技融合、临床融合等多个维度展开立体对话,通过一场意义非凡的脑力风暴,探讨和应对共享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医院发展新常态。首都医疗集团常务副总裁隋国平作为此次大会的嘉宾参与并主持了“大咖支招供给侧”的对话环节。 

来自政府部门、公立医院、高等院校、医疗企业的业界大咖们从医疗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和重心入手,对改革面临的阻力和动力,谁最应该成为供给侧改革的开路先锋,以及如何设计改革的路线图等几个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嘉宾们普遍认为供给侧改革不单纯是资本、土地、人力资源的问题,而是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的整合,达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

嘉宾精彩观点分享: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 刘玉村:大家都说我们在路上,我觉着一个单位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找方向,当没有找准方向的时候,就不要急于上路;当方向模糊不清的时候,也不要急于上路。但是,一旦我们看准了方向,就马上要去找路,即使没有路,修路也要前行,义无反顾,决不回头。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马伟杭:无论什么改革,我觉着有这么三句话:第一,要以不变应万变。医院内涵建设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你把内涵建设好了,外面的政策怎么变,你都可以应对;第二,有时候需要随机应变。不能老抱着一个观点、一个理念、一个想法,一头走到黑,当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要跟上形势,要抓住机遇(不是投机)谋发展,做到随机应变;第三,有时候我们需要“静变”,有时候需要“速变”。“静变”要求我们打好基础,“速变”要求看准机会立即下手。有很多院长说前几年是发展最好的时候,结果磨磨唧唧耽误了,现在后悔了,就是因为他不会速变。所以改革中还应该大胆求变。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原正厅级巡视员 廖新波:用三个回归表达我的政治主张:第一,对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因为只有这样,政府才会做出很多符合医学规律的决定,尊重生命;第二,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这也是政府的责任;第三,医务人员的价值回归,医生回归看病的职能,而不是“商医”。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玲:无论是找路,还是找方向,都要看清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医疗卫生保障是一个权利,不是一个商品,如果过度追求商业性,一定是走不远的。要把握好这个规律,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只要循着这个规律走,未来就一定会有所发展。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创始人、博士生导师 刘庭芳:谈供给侧改革也好,谈其他改革也好,首先,要理论清晰、概念明确,才能决定正确的方向;第二,谈供给侧不是简单地侧重,而是要把医疗资源发挥到极致,使相互之间的融合与整合达到最佳,而且要把供给侧同需求侧很好的平衡和整合,才能达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第三,我们提倡医疗供给侧改革不是局限于医院,而是针对整个大卫生、大健康、大医疗体系。

福建省三明市医改办副主任、市卫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于修芹

在三医联动的推动下,在大健康理念的统筹下,我们坚信,医改大有前途,医院大有作为。

预见潮流者预见规则,引领规则者引领未来。随着讨论议题的不断深入,几位嘉宾对过去及未来医疗板块的变迁异动作了一次全景扫描和理性研判,从制度到文化、从机制到体制、从硬件到软件、从竞争到竞合,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盛宴。

《创新者的处方》在开篇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在医疗世界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医疗行业所独有的,你看很多世界都面临过:由少数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使用昂贵的设备向少数富有的人去提供,比如手机通讯,比如汽车一开始都是这样的处境。而最终,医疗世界的未来一定也可以越来越廉价,越来越可普及。首都医疗集团正在这条惠及大众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作为强大势能和推动全行业变革的生力军,首都医疗集团逐渐成为医疗服务模式的策动者、改造者和行业的中坚力量。同时,作为国有资本,首都医疗集团希望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体制改革,力求把医院做得更加透明和高效。我们相信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共同形成的多元办医格局,对医疗供给侧改革将是一种健康的外在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