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集团动态
首都医疗发声健康峰会 为社会办医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15-05-29

5月29日,由健康界传媒、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以“下一代医疗”为主题的2015健康界峰会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千余名专家、教授和医院投资管理者参加了研讨。在首日的主论坛 ---“洞察社会资本办医新浪潮”,首都医疗集团董事、副总裁张哲先生,与原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怡德医疗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周大为、华泰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张泉源一起,就社会资本办医政策与趋势的话题展开了多轮深入对话,并与台下数千名来自政府、医院、投资机构的代表进行了精彩互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主持了讨论。

作为国有资本参与社会办医的代表,张哲先生介绍了首都医疗作为北京市政府下属的一家致力于大健康产业投资的平台,一直坚持国有资本引导社会办医的理念、积极与地方政府和公立医院合作,希望能够先行先试、推动一批医疗领域PPP项目的落地。虽然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频出,但在张哲先生看来,社会资本办医、尤其是与公立医院合作办医还面临着 “营利非营利模式困惑”、特许经营合作落地、保险土地政策一视同仁、高端人才紧缺等关键瓶颈。

“对于很多社会资本而言,在新建医院的第一步——顶层设计阶段就面临了该做营利性医疗机构还是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困难选择。”张哲先生表示,“我们非常理解国家希望社会资本投资非营利医院的政策初衷,然而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相对薄弱的法制基础、以及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缺乏大规模慈善资本,决定了社会资本投资非营利医疗机构将会是在目前难以大规模落地的现实。此外,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使得国有资本投入的医院资产必须是有公司制产权基础的。”

事实上,注重社会效益的国有资本投资营利性医院也一样会起到社会公益、扩大多元供给的政策目标。在西方发达国家,单纯慈善的概念已被更有效率和力量的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所取代。“所以在中国的制度现实下,我们不应该太纠结于营利非营利,而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白猫黑猫,能给老百姓提供优质可靠、成本可控的医疗服务就是好猫!”张哲先生如是说。

在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合作模式方面,张哲先生提出,无非是股份制、特许经营、技术合作等不同深度的合作模式。有的地方政策比较开放,可对医院净资产进行评估后与社会资本进行股权合作;退而求其次,如果无形资产比较难评估,北京市政府推出的特许经营模式将会是现实情况下很不错的政策妥协。“如果能够尽快落地细节,将会是令人瞩目的进步。”张哲先生如是说。

最后,张哲先生总结到,北京市政府早在2012年便公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若干政策》(又称“京十八条”),这些政策走在了全国改革的前沿。目前回顾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很多政策已经开始落地,但是在医疗用地的协议出让、保险支付的一视同仁、人才的解放与培养,仍是社会资本办医面临的最大瓶颈。张哲先生呼吁政府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这些方面给予社会办医机构更大力度的支持,尽早让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作为北京市一系列医改政策的主导者和制定者之一,韩晓芳主任认为,社会办医新浪潮会来的非常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已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现在看病难的问题是供求矛盾的体现,仅靠公立医院供给,满足多层次的需求是不现实的。社会办医天地非常广阔,它恰恰可以在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韩晓芳主任说。她提出,社会资本办医应被理解为社会办医,社会办医意味着社会的资本、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等资源均参与其中,同时这些资源应找准定位、高水准、规范化,使中国医疗体制最终应形成公立医院保基本、社会办医做多元化且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的格局,政府财政支持变为购买服务的形式。

华泰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张泉源先生认为,社会资本改革重组公立医院的难度极大, PPP作为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可使资本方借助公立医院品牌和资源,解决社会资本办医过程中医生资源稀缺的问题。同时,在社会资本投资民营医疗机构方面,新三板的出现为资本方带来了希望,越来越多医疗服务机构挂牌,带来了一波资本的搅动。此外,他提到,国家多点执业解放医生的政策及医生集团的形成将会颠覆中国的医疗市场。

怡德医疗投资营管集团董事长周大为先生也从台湾社会办医的历史回顾中,给大陆的社会办医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作为中国医改各个层级的开拓者及引领者,五位嘉宾为台下观众分享了最前沿的政策和观点,并不避讳尖锐敏感的政策问题,他们的真知灼见和真诚分享,得到了台下观众的热烈好评和反响。

为期三天的健康界峰会,由健康界传媒、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纽约长老会医院联合主办,将于5月31日正式落下帷幕。